从山西吕梁兴县走出来的冠心病教授、我国知名心血管病专家杨毅宁
明洪武二年,这里开始称兴县,隶太原府。后经历代变迁,归属不同,1949年9月,兴县专区成立,1971年归吕梁专员公署,2004年归吕梁市。
明洪武二年,这里开始称兴县,隶太原府。后经历代变迁,归属不同,1949年9月,兴县专区成立,1971年归吕梁专员公署,2004年归吕梁市。
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Don't Miss a Beat(律动不息)”。世界心脏日旨在唤起全球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视,在我国,冠心病的防治形势严峻,尽管现代医学不断进步,但临床残余风险依然存在。如何突破治疗瓶颈,优化冠心病管理,是当前亟待解
“你别看这东西便宜又普通,但真别小瞧了它。”这是65岁的刘阿姨上周在心内科复查时,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当致命的恶性肿瘤与严重的冠心病同时出现在一位患者身上,是先治癌还是先保心?这一难题近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下称:省一院)有了创新解法。一位61岁的膀胱癌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多学科团队精心为其设计了“肿瘤切除-心脏血运重建-肿瘤综合治疗”创新分期手术治疗方案,
街头巷尾的超市和糕点铺已开始弥漫桂花香,琳琅满目的月饼摆满了货架,精致的包装,诱人的馅料,让人恨不得立刻拆开尝一口。可就在这份节日氛围里,有一群人却需要格外谨慎——冠心病患者。
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多重危险因素、多病共患,如心功能不全等,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亦较为复杂,介入治疗难度大,且术后并发症及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页较高。老年冠心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
本周日将邀请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主治医师:李晓川,专题讲解“冠心病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及心脏康复”,欢迎您收听参与。
心脏支架就是那根小管子插进血管,顶开堵塞的地方,瞬间让心跳稳当了。这技术早不是新鲜事儿,从1986年第一代金属支架问世,到现在可降解支架,再狭窄率从30%掉到不到5%,救回的命数都数不过来。
把药吃对,比吃得多更重要。从药师的角度看,日常服药里,真正打基础、起主心骨作用的,也就6种常用药物种类,大多数人其实是“吃药焦虑”吓自己。问题不是药多,而是用药管理出了偏差。
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经常被医生“搭配”开具,用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的作用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通俗点说,就是让血液不容易“结块”,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而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降脂药,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稳定血管内的斑块,避免其破裂。于是当两者联用,
冠心病并非“突发致命”的疾病,而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逐步发展的慢性过程——从早期脂质沉积、斑块形成,到血管狭窄影响血流,再到心肌持续缺血损伤,整个过程可能持续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在病情稳定期,通过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多数人可维持正常生活,但当斑块破裂、血管堵塞
确诊冠心病后,不少人总纠结 “能运动吗”“吃啥安全”,甚至怕病情反复不敢出门。其实,科学的日常管理与心脏康复才是关键 —— 它从不是 “限制”,而是帮心脏 “减负”、让生活回归正轨的底气。
“胸闷、憋气、心慌症状有了明显好转,吃饭也香了,多亏了德广医院的医生护士!”近日,在德州德广医院住院已一周多的89岁患者王桂珍(化名),精神矍铄地向医护人员表达着感谢。这位受冠心病困扰多年的老人,曾因病情加重陷入困境,如今在德广医院的精心治疗下,正一步步恢复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现涛教授团队与北京化工大学卢云峰、柳朝永教授团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TOP,IF: 14.3)上发表了题为《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s for A
对许多跑者而言,每天5公里堪称“黄金距离”,既能有效锻炼身体,又不干扰日常工作生活;而健步走5公里也被视为“最佳距离”,晚饭后散步5公里,结合日间活动,轻松达成每日8000~10000步目标。
冠心病是 “慢性进展性疾病”,很多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持续控制风险,停药后可能导致斑块快速进展、血栓风险骤升,甚至诱发心梗。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教授,戒烟限酒三十年,按时吃药、坚持锻炼,却突然在早餐桌前晕倒,经抢救无效——死因:急性心梗。令人不解的是,他连甜食都极少碰,血糖控制得很好。
你以为中药只是“慢悠悠”?这5种中成药却能专攻冠心病的“急性子”——它们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各有分工,细节里藏着门道。看似功效相似,其实差别大得很。